||  欢迎访问农村教育发展中心绿色经济发展办公室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要闻
丹东凤城市引进草莓新品种‘金刚2号’大获成功!
发布时间:2025.08.02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丹东凤城市引进草莓新品种“金刚2号”大获成功!
2025年3月,辽宁省凤城市引进“金刚2号”草莓品种,旨在通过新品种推广提升当地草莓产业效益。该项目由凤城市融媒体中心报道,并获政府官方平台支持‌。

‌事件经过:新品种落地助推产业升级‌

‌核心举措‌:引进高产品种“金刚2号”,结合智能化种植技术(如温控、水肥一体化系统),优化传统草莓生产模式。
‌政策支持‌:凤城市政府将该项目纳入农业现代化重点工程,通过技术培训与产业链整合帮助农户增收‌。
‌事件解读:科技赋能传统农业转型‌
凤城通过“金刚2号”的引进,展现了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升级的路径。此举不仅提升草莓产量与品质,更与丹东市兴边富民行动的产业布局相呼应,强化了特色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支柱作用‌。丹东草莓是辽宁省丹东市特产,具有地理标志认证,果实呈圆锥形,色泽亮丽,酸甜适口。 ‌

产地环境
丹东属长白山脉延伸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微酸性棕壤土(pH值5.3-6.3),年均日照2350小时,昼夜温差15℃,这些条件使草莓糖度达12%-15%。 ‌

种植规模
丹东草莓种植面积约20万亩,其中东港市占比最大,被称为“中国草莓第一县”,年产量31.6万吨,鲜果供应期长达10个月。 ‌

品种与栽培
主要品种包括红颜、章姬等,采用日光温室、大棚及露地栽培,其中日光温室占比最大。通过疏果技术(掐除多余花朵)确保果实品质,单果平均重量超50克。 ‌

产业与经济
2022年丹东草莓品牌价值达77.5亿元,带动10万余户农民增收,电商销售占比超70%。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供全国30%的种苗,年出口额占全国90%。 
‌农村教育发展中心绿色经济发展办公室是经中央编办正式注册登记的正规事业单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专门负责全国农业农村绿化生态文明整治和绿色农副产品高技术推广‌。其主要职责包括:

‌工作重点‌: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认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创建等,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服务模式‌:采用“产学研用联盟+示范基地带动”模式,为农业企业、合作社提供技术交流、课题调研及产业升级规划‌。
‌目标‌:建立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农业创新联盟,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丹东草莓是辽宁省丹东市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近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通过立法、品牌建设、产业升级等多维度措施重点扶持该产业。以下是具体措施:

立法保障
2025年7月,丹东市启动《丹东市草莓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立法程序,旨在解决优质种苗供给不足、标准化生产滞后、精深加工能力薄弱等产业痛点,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品牌建设
“东港草莓”作为区域公用品牌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24年品牌价值达396.1亿元。通过商标注册(如“东港草莓”商标)和地理标志认证,强化品牌保护与市场竞争力。 ‌

产业升级挑战
当前产业面临种植周期长(10个月)、人工成本高、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政府正引导企业探索立体种植、技术创新延长生长周期,并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但部分种植户反映技术实施难度较大。 ‌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是由北京大学、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于2017年8月18日,位于中国山东潍坊峡山区,旨在推动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研究院概况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Institute of Advanced Agricultur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6.78亿元,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研究院由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担任院长,聚焦分子育种、智能农机、数字乡村等现代农业全链条创新。‌‌


‌2017年8月‌:山东省政府与北京大学签署共建协议。‌‌
‌2018年6月‌:研究院在潍坊峡山区开工建设。‌‌
‌2021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并获批设立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

‌团队规模‌:现有固定人员530余人,包括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11人,形成以院士领衔的多学科团队。‌‌
‌科研平台‌:
建成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单细胞组学等7大公共平台。‌‌
配备冷冻电镜、质谱仪等4000余台先进设备,实验条件国际一流。‌‌

‌成果产出‌:在《Nature Genetics》《Molecular Plant》等期刊发表论文65篇,获国际专利9项,培育抗病作物新品种如“紫秀一号”葡萄。

信息来源:绿经办

编辑:宋俊瑶  审编:‌‌马明军

主编:关帅  总编:张强

 
招聘信息  |  隐私与安全  |  联系我们  |  资料下载
地址:农村教育发展中心绿色经济发展办公室   邮编:100018   投稿邮箱:616561201@qq.com
   推荐显示器分辨率:1423*1024   IE8.0 以上分辨率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京ICP备16002459号    邮编:100018   联系电话:13940531288